为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我国沉积物与环境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沉积物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的发展,深入交流和研讨关于“沉积物环境”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升我国关于沉积物环境风险研究和底泥污染治理的研发能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202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定于2024年12月7-8日在昆明举办。
会议将围绕我国湖泊、水库、沼泽湿地、海洋、河口、河流等各类水体的沉积物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成果讨论交流,内容设置大会报告、主题分会场、研究生报告、专题培训、特色沙龙、圆桌会议和展板交流等。现将会议有关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承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筹)、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参与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河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烟台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科学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交集团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船重工七〇二研究所、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二、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4年12月7-8日(6日全天报到)
地点:昆明市
三、会议安排
(一)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主会场做特邀报告。
(二)分论坛
拟设置专题分会场、研究生专场。分会场报告将采用参会者自由申请和召集人召集相结合的形式;研究生专场只接受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报告申请。欢迎参会者积极投稿(摘要)申请专题分会场、研究生专场的口头报告。
(三)沉积物分析技术与设备专题培训
为促进我国沉积物研究技术和设备的自主创新与应用推广,本专场将专题报告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围绕沉积物采集技术与方法、沉积物关键物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沉积物污染物(营养盐、重金属)被动采样及其信息高分辨快速获取的原理、方法和设备进行讲解和演示。欢迎沉积物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入该专题。
(四)特色学术沙龙
会议将针对沉积物和底泥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拟设学术沙龙会场。拟邀请2~3名知名专家主持和进行话题引导,围绕科学研究经历、学术科研生活等方面,进行经验畅谈和讨论。会场参加者可在学术民主气氛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期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收获、增进认识的目的。
(五)高原湖泊生态系统韧性与服务提升圆桌会议
针对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和压力,探讨提升生态系统韧性的策略和方法,讨论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强高原湖泊的生态服务功能,拟组织圆桌会议。会议拟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环境保护实践者,共同探讨高原湖泊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提升其韧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促进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以实现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和稳定。
(六)学术海报
会议设置学术海报展示及讲解板块,由展板作者逐一就展板内容(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口头2-3分钟的讲解。墙报尺寸:90cm(宽)×120cm(高)。欢迎参会者积极投稿(摘要)申请学术海报展示。
四、论文征集
(一)征文议题
1.沉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
包括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界面过程、原位信息提取的研究技术与方法,着重微生物调控、同位素示踪、高分辨提取、原位实时模拟、主(被)动采样等技术在沉积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沉积物环境过程与效应
主要包括河口、海岸和湖泊的多尺度沉积动力过程;沉积物输运对生源要素和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沉积物分布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沉积物-水界面物质(营养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迁移转化过程;水底边界层物质行为与效应;界面物质交换及内源污染定量化;富营养化、黑臭和浒苔灾害与沉积物关系等。
3.沉积物环境风险及评价
主要包括沉积物环境基准研究理论与方法;我国不同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沉积物常见污染物环境暴露与风险评估;沉积物污染判定技术与方法;沉积物环境安全与风险管理等。
4.底泥污染控制与退化底质生态修复
主要包括底泥污染和底质生境退化机制与成因;底泥修复材料研发与应用;底泥原位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与方法;退(劣质)化底质改良与良性生境营造技术;重污染疏浚底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与处置技术;底泥污染控制、处置效果和生态风险评估等。
5.陆海统筹与海岸带沉积物
主要包括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对海洋沉积物影响评估;陆海统筹减排增汇与服务双碳战略;海岸带沉积物生态修复;海水生态综合养殖等。
6.沉积物与新污染物
主要包括沉积物新污染物识别与监测技术;沉积物新污染物迁移转化与毒性机理;沉积物新污染物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沉积物新污染物治理等。
7.沉积物环境大数据与AI应用
主要包括沉积物环境数据智能采集与处理;污染物智能监测;生态修复智能决策;污染物智能识别与评估;沉积物环境变化的智能模拟与预测;大数据驱动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等。
(二)论文(摘要)投稿
如有口头报告或展板交流的人员,需提交文章摘要。摘要形式中英文均可,不超过500字,免图表。格式要求请见附件1。
摘要要求:报告题目、姓名、工作或学习单位、摘要正文、联系方式(邮箱、手机号)等,摘要请按照姓名+单位的格式发送至邮箱CNsediment@163.com,会议将统一出会议论文集(摘要)。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11月22日。
(三)论文推荐发表
会议推荐优秀论文至SCI刊物或中文相关刊物发表。具体刊物将在第二轮通知时发出,论文经过审稿程序后发表,有关投稿的时间和要求将在会议结束后通知。
五、参会报名
(一)会议服务费
普通参会代表会议费服务费2000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个人会员1800元,在校学生1500元。会议服务费包含会务、餐饮、会议资料等费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统一收取并开具增值税发票。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二)报名注册方式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注册,参会人员扫描会议二维码报名注册。
第十一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二维码
(三)缴费方式
1.会议管理系统缴费(推荐)
使用会议管理系统报名时,可选择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缴费。
2.银行汇款
单位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开 户 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账 号:7501 0188 0003 31250
汇款须知:个人转账请务必备注:2024沉积物+发票抬头+姓名+手机号;请将汇款底单上传至会议报名系统,财务审核后会更新您的缴费状态。
3.报到现场缴费:报到现场可刷银联卡(POS机)缴费。
(四)发票
会议提供两种类型的电子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内容为:会议服务费。请参会代表按照系统提示,准确填写发票信息及发票接收邮箱和电话。现场签到后,实时开具电子版发票。
六、联系方式
1.会议总负责
张虎才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教授
2.报告及指南
张 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员
联系方式:luzhang@niglas.ac.cn
郑艳玲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教授
联系方式:15221141518,ylzheng@geo.ecnu.edu.cn
张晓楠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15693184362,zhangxn@ynu.edu.cn
张 扬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18687816363,zhangyang9106@ynu.edu.cn
3.研究生报告、展板及会议论文集
刘 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副研究员
联系方式:13913825982,chliu@niglas.ac.cn
刘 琪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15201439783,liuqi@ynu.edu.cn
高有红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13893394407,gaoyh@ynu.edu.cn
4.赞助及技术展示
段立曾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高级实验员
联系方式:15908807582,duanlizeng2019@ynu.edu.cn
周志红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13368711701,20190030@ynu.edu.cn
5.会议报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刘 婷 张中华 陈永梅
电 话:010-62259894
附件:会议论文摘要格式模板